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脱贫攻坚战中担负的神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把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坚持把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头等大事、第一要务和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先后帮助20484户约6万余农村困难人口住上了安心房、暖心房。
为什么要改造?危房等级是怎么划分的?改造标准是什么?要花多少钱?......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刚展开,老百姓的疑问就接踵而来。
“农村危房改造是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安居梦的一大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只有我们心里清楚了,才能准确地告诉老百姓,让大家心里有底。要解开老百姓的心结,必须要让百姓们认识到危房改造项目改变居住条件,是为了居民生活得更好,把有关政策讲透彻说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从心里愿意配合改造实施。”刚涛说。
为此,刚涛带领大家深入学习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技术标准,及时掌握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率、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度,广泛开展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熟知危房改造的程序和各项标准,让改造全过程公正透明。
为了掌握危房改造第一手资料,为精准施策打好基础,刚涛带领同事们深入开展调研核查,完成了约19余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0余万户一般户住房安全排查鉴定工作,发现一户、整改一户、提升一户,为贫困群众住房安全保驾护航。
在危房改造推进过程中,刚涛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同事们积极开展示范引领,按照各县(市、区)镇村分布实际,结合群众特点、传统村落修复保护利用及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精选大荔县美丽乡村新堡村、设施农业平罗村、移民聚居地严通村等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示范样板村。
近年来,渭南市按照“经济、安全、适用”的原则,派出12个技术指导小组全面技术支持,坚持选址安全监管、日常巡查监管、竣工验收监管“三到位”,杜绝“民心工程”成为“忧心工程”,避免群众因建房致贫、返贫。刚涛带领大家创新机制,积极帮助各县(市、区)引进新技术,全力推进抗震试点改造,推广引进高岩性混凝土,全力保障危房改造农户住房安全。
如何帮助贫困群众降低建设投入?刚涛积极与大专院校联合,组织有关专业团队打造“大荔低成本房屋加固模式”,保障房屋安全质量,提升资金效率,大幅降低改造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在坚持危改工作要求的原则基础上,鼓励基层尝试通过引入第三方承建机制,由镇(办)政府和农户签订改造协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和镇(办)政府共同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通过资金垫付的形式进行农房改造,解决“先建后补”造成的群众无力建房等问题。
如何让危房改造同时发挥居住价值和经济价值?刚涛按照各县(市、区)镇村分布实际,结合群众特点、传统村落修复保护利用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危房改造与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相结合。渭南市合阳县获得全国乡村建设评价试点县和全省农村住房建设试点示范县称号,大荔县被命名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建成旅游乡村37个。
渭南市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不仅赢得百姓的普遍称赞,还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渭南市大荔县召开现场会,并对大荔县低成本改造模式进行全国推广。2020年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入选全市脱贫攻坚先进行业部门。
“我们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都只是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面对荣誉,刚涛谦逊地说:“成绩源自各级领导的决策指挥,源自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自己将继续埋头苦干、真干实干,为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